不出门的日子,上海建筑师都在做什么、想什么?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AT建筑技艺 Author 36万粉丝点击关注
【前言】此次上海的疫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我们采访了几位在上海生活、工作的建筑师们,看疫情中他们的生活如何改变,听疫情下他们各自的所思所感。
No.1
希望自己的作品永远不要发挥方舱的作用
曾群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之后,上海疫情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开始修建方舱医院。第一个方舱医院选址在我们设计的世博展览馆,即上海世博会期间的主题馆。接到市里相关部门希望了解展馆改造中的一些技术问题的电话后,院里马上组织线上会议,迅速拿出技术措施和建议。3月26日,展览馆开始收治上海第一批隔离病人。世博展览馆总共可容纳7000个床位,其中大展厅是2万多平方米无柱空间,迅速改造成方舱医院体现了建筑的公共性和社会功能,也是博览会过后的再利用,但是真心希望这个特殊功能永远不要发挥作用!
改造建设中的世博展览馆实景
改造完成后
再之后,我们设计的上海国际邮轮港和一些建成未使用的办公楼也临时改为方舱,我们一方面为自己设计的建筑在特殊时期能发挥作用感到欣慰,但内心更希望这里的人能早日撤离,让建筑回归正常的使用,人们回归正常的生活。
No.2
疫情无情人有情
薄宏涛 筑境设计董事、总建筑师
身处此次上海疫情重灾区的浦东,因所在小区单元有新冠密接,我在3月19日“喜提”2+12的“小长假”,随着几天后密接转阳,漫长的“足不出户”的严格静态管理变成了生活常态。对于平日里到处出差的我来说,生活日常里高铁飞机的空间转换突然变成了每天没完没了的视频会,经常从早晨一直开到夜里,一天七八个会,有时做梦都还在开会,应了庄周梦蝶的典故,也提前实现元宇宙的“碳基+硅基”无缝切换的数字孪生。
随着4月1日上海“鸳鸯锅汤底”换成了“全红汤”,浦西也进入静态管理,问题的严重性逐渐凸显出来。公司很多年轻同事都是外卖一族,平时基本不开火,在4月5号并未如期解封之后,逐渐进入了物资短缺的艰难期。4月6日我和公司几个主要领导和后勤部门紧急开会,想尽一切办法调动物资。4月10日一早,公司在五百人大群里,发布了程泰宁院士特意为大家录制的视频,为上海公司同事加油打气,鼓励大家在疫情下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当晚,在经历了难熬的几个日夜后,终于有员工开始陆续收到了公司第一波果蔬大礼包。随着4月14日第二波硬核肉菜大礼包和4月18日第三波主食辅材佐料和猪肉大礼包的派发,很多原来的困难户变换成了小区里的“土豪”,公司也成为了小红书上首页推送的“别人的公司”。
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个体是渺小卑微无力的,如果说企业能做些什么,那就是让我们的同事们能少受一些冲击,少面对一些困苦,这也是公司起码的担当,算是表达了人性的基本的善吧。疫情无情人有情,作为一家人,我们都希望用自己的热量呵护小家,温暖大家,更用人性的光辉在疫情的困顿中重新点亮这座城市。
No.3
城市的精细化管理需要落到实处
范文兵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思作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No.5
困难总是有,生活还得过
凌克戈 上海都设创始人、总建筑师
就像抢跑一样,我比其他市民更先体会到物资的重要性,再加上我比较喜欢各地的美食,过年前后做了很多香肠腊肉还从云南买了好多牛干巴;3月26、27号正好前面的都吃光了于是又把两个冰箱塞满,所以基本上没有感觉到物资的贫乏,反而后面由于恐慌参加团购,还团到了个冰柜。
留下根种的芹菜发芽了 & 腊肉
十年展海报 & 都设讲堂海报
去年下半年我提到过建筑设计行业2022年上半年才会是真正的寒冬,去年虽有房地产的下行,但政府平台投资的项目很多,随着卖地收入的减少,政府的投资也会下行,所以今年上半年确实各种各样的项目都进度缓慢,有些还停滞。我没预料到的是各地疫情让本不宽裕的经济雪上加霜,至少在今年,我们这个行业会真正触底。“活下去”可能是摆在几乎所有民企和部分国企设计院面前的一个话题。从去年年底各方面都不错的时候都设开始为今年上半年做了一些准备,包括项目如果停掉一半该如何面对,但没预料到连续近两个月的疫情,这确实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合同盖不了章、发票也不能开,很多地方投标需要的文件也没法盖章,只能希望尽快恢复正常吧。
不体验封控不会珍惜自由、不体会短缺不会节约食物、不经历低谷不会敬畏这个行业,做好自己方有未来,与诸位共勉。
No.6
静默时期的平凡与非凡
刘宇扬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特许注册建筑师,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客座教授
No.7
与其过度关心外界,不如抓紧丰富内在
艾侠 CCDI 悉地国际研究总监、上海伴步文化首席研究员
如果非要找出上海疫情封控对于生活的一点好处,那就是,总算可以完完全全地和家人共渡一段时光。过去二十年,我和家人从没有不间断的连续生活超过二十天。朋友圈里很多忙成“飞人”的建筑师,肯定更是如此。
城市是家,家也是城市。原先广场、餐厅、咖啡厅、办公楼、社区、学校的关系,在这几周微缩为客厅、厨房、阳台、书房、卧室、儿童房的关系。对家里四位成员(2位成年人、1位未成年人、1只猫)而言,这些空间组件也呈现了有趣的转换:阳台起先并不被重视,后来是人是猫都想占领它,成为了早餐厅,也转移了部分客厅功能;同时,工作和阅读功能从狭小的书房转移到客厅;因为三餐顿顿满员,原本朴素的就餐空间变成了议事空间;此外,我看到儿童房也附加了直播和运动功能。 宅家第一周,总想保持与世界的紧密联系。微信群里,各种消息铺天盖地,许多项目暂停也令人焦虑。到了第二周,我发现与其过度关心外界,不如趁机丰富内在。除了正常的工作联系,我开始主动减少在线时间。家里满架子的书,平日买得起劲,真有时间坐下来细读的,估计也就这个月了。除了“出圈”的经济社科艺术类图书,我把自己熟悉或不熟悉的、国际或国内的建筑事务所专辑,一本本翻出来琢磨一遍。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思考建筑设计作为面向实体空间的知识型服务,在行业内卷化的国情下所面临工作方法上的许多博弈。封控期的居家阅读一角
说实话,居家越久,我反而越是觉得元宇宙这类超越物质的概念极其无聊。建筑师对于环境封控的敏感和担忧,并非简单地来自传染病的限制。现代建筑最大的“信仰”之一,就是城市和社群的开放性,以及由此带来丰富多元的公共生活。过去多年来,上海这座城市对于公共场域的努力是走在中国前沿的,我也不妨预测,建筑学所信仰的核心精神,会通过更多科学的方法,去积极影响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不论多么困难,封控都是暂时的,原本热闹的城市场景一定会恢复和呈现。
封控前一周的网红餐厅
No.8
建筑学的边界在不断模糊与扩大
张海翱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实践院院长、设计学院院长助理,奥默默工作室主持设计师
其次是智能出行的第三空间概念的泛建筑学空间,我们团队也正在和汽车品牌合作,在汽车空间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和设计,探索汽车作为第三空间的使用可能性。总之,建筑设计作为一项很古老的行业经历了一次次的科技革命,我们需要保持敏锐的判断力,不断拥抱新的概念和技术,才可以让建筑设计不断外延和发展。
策划:王文慧
编辑:刘璐、王春艺
点击查看城市设计往期推荐
在后疫情时代,如何用公共艺术治愈城市创伤?
疫情下,纽约竟悄悄修了1条步行栈道,750英里,全美第1长,从曼哈顿直通加拿大
战争、灾难与回忆:论创伤的纪念与反纪念
后疫情时代TOD观察
* * *
欢迎关注我们的原创内容号 “什么是城市” Whatscity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了解更多城市设计提供的设计企业合作服务,后台回复关键词“设计企业服务”。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后台回复关键词“媒体合作”联系我们。